校园生活

首页 > 校园生活 > 心晴花园
心晴花园

心声| “ 1+1=?”


一、脑筋急转弯


小学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脑筋急转弯风靡全校。问题是这样的:


什么情况下1+1=1

什么情况下1+1=3

什么情况下1+1=11


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愣住,不可思议地看着对方,疑惑到底葫芦里面买的是什么瓜。那个时候十岁不到的我们,还没有办法从算式层面去思考更高级的数学运算,只能直接投降。这时候,出题的孩子多少会露出“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傻瓜!”的表情,得意洋洋地揭晓答案:


这你都不会呀!

一滴水加一滴水,滴在一起,不就还是一滴水?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个小孩,那就是三个人咯!

一个“1”和一个“1”放在一起,那就是“11”


知道答案的人恍然大悟,心甘情愿地当了这个“傻瓜”,然后赶紧把答案记住,去逮下一个“傻瓜”。

如今回想,发现这些题目充满童趣之余,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正是因为以当年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从数学层面对等式做更深奥的探索与运算,所以,我们没有被数学本身束缚住,而是跳到了更高的层面,找到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二、有趣的书


有意思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常常也不知不觉地被“等式”本身束缚住。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行为科学系的三位教授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共同撰写了一本名为《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的书。书中讲解了心理治疗精简治疗的理论模型,从哲学的角度介绍了人们遭遇的难题是如何形成的,导致难题持续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才能突破难题等内容。

书中提到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其中第一序改变指的是针对问题本身去寻找解决方法。即,如果问题是“A”,那么第一序改变的解决方法便是“非A”。这个部分理解起来非常简单,比如问题“A”是“我空腹喝牛奶会肚子疼”,那么问题解决的方法“非A”就是“不要空腹喝牛奶,这样就能避免肚子疼”。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通过第一序改变解决的。这时候就需要第二序改变。

我们引用书中的一个非常精彩的心理治疗实例来具体谈谈这个部分。



三、奔溃的小夫妻


“一对年轻的夫妻来寻求婚姻治疗,因为这位妻子感觉自己无法再忍受着丈夫对父母过度的依赖与顺从。这位丈夫是家中独子,30岁,事业有成,经济独立。丈夫也非常认同妻子的苦恼,但他表示已经看不到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的父母不只照顾他的每一个需要,也从不吝于给予他各种形式的资助,比如金钱、车子、衣服、昂贵的教育与旅游等。他表示自己对父母额外的赠礼深感亏欠,但是他知道,如果拒绝父母这种无所求的资助会严重地伤害他们,因为‘无所求的给予’正是他的父母认为‘好的父母应该做的。他的父母帮年轻的小夫妻选定了住处,并为他们付了首付,即使小夫妻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小一点、便宜一点的另一个住所。装修同样也是完全由父母做主,甚至包括花园中要种植哪些植物都是由父母选定的。他们还主动购置了非常昂贵的家具,让小夫妻完全没有机会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自己的家。”

“这对住在五百英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的父母,每年四度造访儿子与媳妇的家,每次停留三周。这种探访对于小夫妻来说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三周内,父母完全掌控了家居生活——媳妇被赶出厨房,婆婆要掌厨并购置了堆积如山的杂货,同时开始清洗家中任何可以清洗的东西;公公则负责清洗与修理两部车子以及为庭院除草。当他们四个人一起外出的时候,一定是公公支付所有的花费。”

“年轻的夫妻表示他们已经黔驴技穷了,他们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建立最基本的独立性,即使是用最温和的方式来护卫自己以对抗父母的专制,都会被父母解释成‘不知感恩’。这让年轻的丈夫愈发感到罪恶,也让妻子因为丈夫的无能而颇为愤怒。为了减轻这些糟糕的感受,年轻的小夫妻也试过当父母结束三周造访回去时给他们送去名贵的礼物,但这一举动只会让对方邮寄来更为昂贵的礼物。每当这对年轻的夫妻努力试图掌握自己少许的独立性时,这对父母就更加卖力地‘帮助’他们,所以这四个人陷入了原地踏步的僵局。“


很明显,在这个案例中,第一序的改变根本无法奏效:当年轻的小夫妻不断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并且加以反抗时,父母只会“变本加厉”地对他们好。

心理治疗师最后通过不可思议的第二序改变,帮助这对小夫妻解决了这个困境——


“任何介入方法若要成功地实行,一定要以这一对父母所能听懂与理解的‘语言’进行:也就是要以做一对‘好父母’的重要观点来和他们沟通。”

“距离这对父母再次造访小夫妻的日子已不远,我们说服了小夫妻按照以下做法去度过父母造访的日子:在上一次父母造访前,他们尽全力把自己能做的工作,例如清洁房屋、修理物品等全部都先做好了,所以这一次他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这一次他们在父母来之前的几天就停止各项清洁工作,任由脏衣服堆积如山、庭院杂草丛生、不购买任何食品杂物、冰箱几乎空无一物。房子任何损坏,比如该换的灯泡,都暂时不要去修。他们不要去阻止父母为自己支付各项账单,而是要安静地等待父母为自己支付所有的开销。在家里,妻子就要让脏碗碟堆积在厨房中,并期待婆婆会去洗碗;丈夫则在父亲到花园中清洗汽车时自顾自地看电视。不但如此,每隔一阵子,他还由窗口探头出去视察父亲的工作进度:‘嗨,爸,做得如何了?’除此之外,他们还被禁止告知父母自己有任何独立自主的企图……“

“两周后的会谈中,小夫妻告诉治疗师,父母亲已经缩短了造访的时间。在离去之前,父亲把儿子叫到一旁,以友善但肯定的语气表示,儿子媳妇都被宠坏了,年轻人由父母这里已经得到过多的支持,现在该是到了他们像个成年人一样自己要独立的时候了。”



四、被“第一序改变”困住我们


小夫妻的故事是本书中关于如何利用第二序改变解决问题的精彩案例。问题解决的第二序改变不像第一序改变一般循规蹈矩,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可以跳出第一序中非黑即白的困境。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处理问题时,依然会陷入“A”或“非A”的惯性思维。而更为可怕的是,因为深信解决问题“A”的方法只有“非A”,所以哪怕“非A”不奏效,很多人依然会在这个方向上自我催眠式地一往无前。

曾有年轻的妈妈在咨询中向我大吐苦水——孩子独立性很差,经常赖床。每个上学的早晨就像打仗一般,爸爸帮忙收拾书包,爷爷奶奶做早餐,妈妈负责一遍又一遍地哄小孩起床,全家都着急,只有孩子自己不着急。实际上,这位妈妈陷入了一个“A”或“非A”困境:因为孩子独立性很差,没有办法自己起床,所以我们要帮助他起床。结果父母发现自己愈操心,孩子的独立性就愈差。在我的咨询经验中,这样的事情最终会通过另一个方式解决:和孩子说好,从明天开始自己起床上学。到第二天,孩子依然赖床,但家人都不管他了,于是孩子上学迟到遭到批评了。第三天,孩子还是赖床,但当他留意到时间晚了的时候,自己就紧张起来了,并且哭闹责骂父母怎么不叫自己起床,此时家人坚定地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孩子只好哭哭啼啼去学校并再次接受批评。一周后,孩子再也不需要家人协助起床了。

我也收到过一些失眠的来访者的求助。这些求助者原本因为生活压力导致睡眠问题,长时间睡不好后,焦虑部分就彻彻底底地指向了失眠本身——“因为害怕失眠,所以努力地要入睡,结果焦虑到失眠”。这些来访者同样陷入了“第一序改变”的悖论:睡眠本身是一件自发的事情,是无法通过意志力掌控的。但是按照“A”或“非A”的问题解决方法,因为睡不着,所以我要更努力地通过意志力达到自发入睡的过程,这本身是矛盾的。很有意思的是,出其不意的第二序改变反而能够奏效。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提出了针对这类型求助者的方法,叫“矛盾意向法”——心理咨询师会要求求助者在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完成一个任务,就是“一定不要让自己睡着!”当这些焦虑的求助者终于半信半疑被心理咨询师说服愿意去完成这个奇怪的家庭作业的时候,他们经常会惊奇地发现,在“坚持不要睡着”的过程中,自己不知怎么地就睡着了,而且睡得比从前都要快!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求助者因为“A”或“非A”的部分焦虑不已,心理咨询师通过一个家庭作业实现了第二序的改变,让求助者跳出了困境——当完全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又失眠的时候,焦虑消失了,也就能够睡着了。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些学习很是努力的孩子会因为成绩问题沮丧地告诉我说:“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成绩却始终不如别人,仿佛付出的努力是没有回报的。”当我仔细询问他是如何努力的时候,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答案:“某个科目是我的弱项,所以开学初我就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它,但是第一次小考中,我的成绩一点都没有提高。我想,肯定是我付出的努力不够,所以,我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去更认真地学习,结果成绩还是一如既往。我更努力了,我每天晚睡一个小时去学习,却发现成绩不但没有提高,还因为睡不够其他科目成绩也下降了……我大概天生就不适合学这个科目。”初看之下,逻辑上似乎没有问题:我成绩不好,因为我不够努力,所以我更为努力以让成绩变好。很可惜,与努力相关的“第一序改变”并没有真正把问题解决。这个时候与其继续闭门造车,还不如跳出来,寻找“第二序改变”。比如,问题是不是出在学习方法的层面上,而并非是否努力的层面上?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把不锋利的斧头,八小时砍的树的数量,可能还不如别人两小时的数量。



五、结语


所以,孩子们,如果你们正在为了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焦虑到不能自拔,深陷于被考试焦虑影响发挥的苦恼时,试着不要再像从前一样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了,不妨布置一个新任务:“我要故意做错一道题看看”,也许会有奇效!


—— 如果你能找到第二序改变的方法

—— 一加一,可以有无数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