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报
2023学生故事二十一|代佳承: “躺平”
2023.07.20
代佳承 Frank
- HFI 2023届毕业生
- 录取院校 :美国布朗大学、杜克大学、范德堡大学(奖学金24000美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中国香港大学(奖学金728000港元)、香港科技大学(奖学金155000港元),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
- 初中毕业于珠海市九洲中学
----代佳承2022年10月29日于HFI
“快点,快点,要来不及了!”
一个女人焦急地催促着,拉着一个男孩的手在街头狂奔。盛夏的亚热带在早上七八点便已是艳阳高照,空气中的水汽依附在行人的每一寸肌肤上,一有风吹草动便凝结成豆大的汗珠往下直淌。男孩仿佛并没有受到这焦灼气氛的感染一般,悠哉悠哉地小跑着跟在女人身后。
这是一两年前的澳门街头,那个女人是我的母亲,而我就是那个男孩。还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母亲带着我到澳门参加托福考试。考试8点钟开始,结果7点半当我们到达考场时,才发现走错了地方,正确的考场在隔着几个街区的一个酒店里。母亲本来舒展的眉头一下子就皱成了川字,接着便开始拉着我一路狂飙。当她回头看着我不紧不慢的样子时着急地对着我大喊,质问我怎么一点不着急时,我只是简单地回到:“只有几个街区而已,时间肯定是来得及的,现在跑这么快也早到不了几分钟,反而会出一身汗,影响待会考试的效果。”后来我们果然在时间内赶到了,我并没有受到这个小插曲的太多影响也考出了不错的分数。
这就是我的父母和我,他们总是那么焦虑,而我却又那么“躺平”。
什么是“躺平”
小时候,每当别人问起妈妈我和我姐姐有什么不同的时候,她总会说:“弟弟和姐姐都是一样的优秀,但是弟弟好像会更加轻松一些”。
放松、无所谓的人生态度仿佛是刻在我的基因里的一般。不管是期末考还是比赛,我脸上洋溢着的从来都是从容,尽管也会有些许紧张的情况,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基本不会出现焦虑过头或者“用力过猛”的情况。每次考完试成绩不错,当我跟同学或者老师们说我感觉我也并没有怎么准备时,他们总是觉得我在说笑话、在凡尔赛,但其实我真的只是考前做了一个小小的复习计划,内心平静地把要考的内容过了一遍。当时并没有内卷、摆烂、躺平等说法,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从小到大都是以一种“躺平”的状态度过的。
所以,“躺平”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往往会把“躺平”与“摆烂”混淆,但其实他们的意义大不一样。引用知乎的一段解释:
“‘躺平’更像一种行动,更多时候是主动选择的行为,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不作为。它的语境往往是:在一开始,我们主动选择了‘躺平’的策略。 摆烂更像一种心态,似乎倾向于被动选择的生活状态、内心状态。我们时常是在看到了一部分结果后,才选择了‘摆烂’的心境。”
所以,“躺平”不是一个像“摆烂”一样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它更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选择,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内卷的波涛。当然,对于我来说,“躺平”的意义也许有所不同。在我看来,“躺平”是一种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权衡利弊之后在完成任务时知己知彼、胸有成竹的从容,和一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在他人内卷和焦虑的环境下不被负面情绪影响的人生态度和本事。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无为而治”的人,甚至有时候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卷”,但我依然认为我保持着“躺平”的状态。当我参加各种比赛的时候,我会努力去准备,也会去尽力拼搏,但我不会过度紧张,因为我知道这种焦虑既不会让我发挥的更好也不会改变我的成绩;当我托福考试快要迟到时,我也不会紧张,因为我知道事已至此再焦虑也不能快几分钟到考场,反而会影响自己的考试心情和状态;当我被各种活动和deadline所包围,我也不会退却,因为我在一拿到不同的任务时就会大概衡量一下需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些任务,然后按照轻重缓急逐个击破。
我为什么“躺平”
其实尽管我从小就有着“躺平”的基因,但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我其实“躺”的也并没有那么平。真正让我学会“躺平”的是我在练钢琴时的一些启发。
我从5岁便开始学钢琴,到十岁出头的年纪时,钢琴可以说已经是陪伴我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一个老朋友了。在最开始的五年,我只会按部就班地照着乐谱进行练习,但是在五年后的一天,当我再次坐在钢琴前想要弹奏时,有一个想法突然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能弹奏自己的乐曲呢?弹钢琴为什么一定要照着乐谱上的弹呢?
从那天之后,除了弹正规的曲目外,我又开发了一个新的爱好:即兴演奏。
起初我发现这是一件比照着乐谱弹要难得多的事情。尽管我当时对于钢琴的各方面技巧已经十分熟练,但让我突然一下拿掉乐谱从无到有即兴弹自己的音乐,纵使眼前的黑白琴键规律而又整齐,我的脑海里却总是像一团浆糊一般,嘈杂而又无序。我害怕犯错,害怕弹出不和谐的声音。我一遍一遍地重复着更改着弹出的音符,像一个成年才刚刚开始学走路的人,每走一步都得反复掂量,生怕下一步会跌倒。而我弹出的音乐也像还没学会走路的人一样,一瘸一拐、连滚带爬,甚至不能算连贯的音乐,更像是一连串结巴的音符罢了。
我还是在大自然的帮助下才真正摸着一些即兴演奏的门道的。那是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窗外夹杂着雨点的大风时而贴着窗户呼啸而过,时而重重地拍打在落地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当我再次坐在钢琴前想要进行即兴演奏时,我感到那每每困扰我的混乱与嘈杂居然消失了。也许是被窗外的暴雨声掩盖住了,又或许是窗外的嘈杂让我不再有机会聆听内心焦虑的噪音罢了。
宁静,我的内心只有宁静。
把手放到琴键上,我再也不用纠结下一个音到底该弹什么了,因为十根手指早已自己跳起了舞蹈,奏出了雨声、风声,也解开了束缚我多年的枷锁。我不再因为担心弹出不和谐的旋律而反复纠结、焦虑,而是放平心态,放空脑袋,追随自己的本心去奔跑。当然,也会偶尔出现不和谐的错音,但没关系,因为正是不和谐的点缀才让生活的旋律更真实而充满趣味。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时而冒出一两个错音让人精神一振,酸甜苦辣便也在其中了。
回想起我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又何尝不像即兴演奏一般呢。一切的一切都是有着随机概率的事件,若总是害怕犯错与失败,怕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而患得患失,最后可能就会像我一开始学习即兴演奏那样,在焦虑中磕磕绊绊,化作大千世界中的一盘散沙。若内心保持平静,能够“躺平”,尽管也会遇到挑战与挫折,但至少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奏出属于自己的不完美而伟大的乐章。
2019年的暑假,父母突发奇想,想让我高中去美高就读,这让马上就要在普通公立初中升上初三的我顿感手足无措。没有国际学校背景、也没有接触过英语标化考试的我看着一长条申请待办清单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而无助,但我还是以“躺平”的姿态开始了申请的准备。托福、SSAT、维立克面试、文书、校友面试……在母亲一如既往的焦虑高压的环境下,我内心平静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待办,并都奇迹般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在2020的春天我也拿到了顶尖美高The Hotchkiss School的offer。尽管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而选择了在国内就读,但早在初中的这段申请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躺平”也许真的比焦虑地内卷要有用得多。
“躺平”的引申
自从我理解并选择了“躺平”的这条路,我在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每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有什么意义?”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十分困惑,同时也感到十分气愤。人生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对于意义的定义,并不是每天一定要累个半死或者忙这忙那让人“看见”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和意义,更不是一定要面红耳赤汗流浃背才能代表自己没有浪费时间。在没有那么多任务和重担压在身上时,也许我觉得呆在阳台上发一天呆、花一天时间多看几部电影也是有意义的。有没有意义和有没有浪费时间完全是由自己才能定义的,就算我觉得一件事情没有任何意义,也照样可以去做。如果人活着一辈子,都是为了能做所谓的符合社会刻板印象的“有意义”的事,那这个人最有可能一辈子都是资本的奴隶和木偶,在焦虑和内卷中过完索然无味的一生。
余华老师曾经说过:“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是值得赞扬和歌颂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避,我们不应该去歌颂苦难,那些撑过苦难的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歌颂的。”然而,就是在现在的社会,不仅苦难常常被人们歌颂,焦虑和内卷也仿佛成了被颂扬的对象。许多人总是觉得要想学习好就得没日没夜地死读书,要“十年寒窗”,要累要卷要焦虑,如果没有体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肯定是你没努力,或者没有用全力。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不找对方法,不抱有好的心态,花再多的时间也没有效果,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只能是自我感动。
不要赞扬焦虑,就像不要弘扬苦难一样。人生的意义、奋斗与拼搏不应该被他人定义。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节奏和主旋律,而我的旋律,叫“躺平”。
写在最后
也许“躺平”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福音,让我能够生活在从容与体面中,但对我的父母来说却是一个灾难。母亲容易焦虑,而我又那么不容易焦虑,往往到最后她焦虑着焦虑着又会因为我的这种不焦虑而更加焦虑。小时候,她焦虑我挑食、不吃饭;初中时,她焦虑我考不上好的高中;高中时,她焦虑我考不上好的大学;现在申请结束了,还有两个多月才开始大学生活,她又已经开始焦虑我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母亲的这种焦虑我也能理解,那是毫无保留全心付出的满满的爱!如果不是这份爱的支持我也不可能生出这种躺平的状态,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度过压力满满的申请季。父母为了培养我花了这么多的心血,他们望子成龙但又面对日益加剧的各种内卷而焦虑,实乃人之常情、用心良苦。当然,我现在肯定还不可能切身体会到这样的焦虑,毕竟我还要用“躺平”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四年和未来无数未知的挑战呢。
不得不说,为了写这篇学生故事,我极少见地焦虑了,重度的那种。自从申请季结束之后,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在思考:我的学生故事里到底应该写什么呢?是把我在申请文书中写到的那些活动和感悟再提一遍,还是回顾一下高中三年的生活?我渴望找到一个真正能概括我一路走来的心境的主题,但这件事却比我写过的任何一篇文书都难。这十八年间我经历了太多各种各样的事情,想要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词来概括又谈何容易。直到一天晚上,当母亲又问我学生故事写的怎么样了而得到我否定的答复时,她脱口而出:“怎么这样啊,一申请完就躺平了!”“躺平”?“躺平”!我仿佛从梦中惊醒、醍醐灌顶一般,迅速挂掉了电话,提起笔,以不再躺平的心态书写我这“躺平”人生。
致谢
感谢上帝
感谢抚养与培养了我十八年的父母
感谢长期在躺平和焦虑间摇摆不定但不管怎样都会支持我鼓励我的姐姐
感谢所有在我成长路上帮助过我、启发过我的老师、同学们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终不被世俗所困,活出最真实而又轻松的自己。
文|HFI毕业生 代佳承 Frank
图|HFI学生 张龄尹 Emily
HFI招生办 许启丹 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