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
新闻

2020学生故事八 | 韩佳淇:真爱

2020.04.01


韩佳淇(Luna Han)

华附国际部2020届毕业生,初中毕业于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在19/20海外大学早申请阶段获美国顶尖私立大学布兰迪斯大学(ED)录取。



文字 | HFI Y12 韩佳淇

图 | HFI 天宇 / Eric

版权归华附国际部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感谢我的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Yuki申请季的帮助以及给我写学生故事的荣幸;感谢从小到大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和帮助我申请的老师,特别是帮我写推荐信的Mr.A, Russel和Ploss;感谢我的朋友la, xy, Kasa, Vincy和Joe M;也感谢愿意点进来看的你。


(与其说这是我的学生故事,不如说我只是逮着了个机会能好好写一写why major给生物写篇没有字数限制的情书

到底是如何爱上生物,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这问题,我说不好。要说我第一次非正式学习生物知识大概是在小学看“神奇校车”系列,当时只觉得观鲸、寻找蝙蝠、身体缩小探索五感的生物基础这种故事刺激又好玩,并不好判断我有没有喜欢生物本身。正式学习生物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初一第一节生物课,当时的确觉得这门课有趣,但这到底是纯粹的喜欢,还是新鲜感、生物简单好学和对温柔老师的好感叠加在一起产生的错觉,我也不敢下定论。总之,在我反应过来的时候,生物就已经成了我最喜欢的学科。


我还记得对生物兴趣飙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初中某次期中考,我是全年级唯二的生物满分。这简直可以选入我的人生辉煌时刻top10,我永远也忘不了对完答案那一刻的狂喜,以及老师耐人寻味的笑容。那次考试给了我充足的信心挑战课堂以外的更难的生物知识,也给我注入了另一股强大的力量:成就感。从那时候开始,不知道是心理暗示还是真有那么一点天赋,我开始发现比起学习其他学科,我学生物确实要更轻松。我最喜欢的科目恰巧是我最擅长的,这着实也算一种运气。


HFI是个好地方,这里没人会逼迫我学习,排名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于是逃离初中高压管理的我完全放飞,本性暴露:我只会认真花时间学喜欢的东西,而对于不喜欢的科目,除非是被压着学,否则绝不会多花一分时间。这当然不是啥好习惯,让我在后来保持GPA和考标化上吃尽苦头,但以此换来的是大量的自由时间。


最开始,我像个一夜暴富的穷光蛋,捧着大把的时间不知所措,于是便随意挥霍在一切我喜欢的或想干的事情上:看书看番看电影,画画写作听音乐,还有学习生化。那时的我做事没什么目的性,也没费心思考过什么意义,连学习都像娱乐。高兴起来可以废寝忘食地抓着书看,或是兴致勃勃地去刷b站的学习视频;一旦没心情了也会发呆摸鱼一整天。


学习尚且如此,活动我更是随性:看着有竞赛在学校举行便去随便报一个,并不说得上多重视,学得也算不上多认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得的小奖都当做意外之喜——事实证明那些微不足道的奖项唯一的作用也就是填充CA的list,以及在我脑子里多塞一些零零碎碎、几乎要忘掉的生化知识。


当时的我得过且过,脑子一片混沌,现在回想起来,这段迷茫期也似乎比任何人都要长。而当我写下这些时,几乎都要开始怀疑自己ED下车说不定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让我这辈子凭借天大的运气进了布兰戴斯。


……运气或许真的有,而排除玄学的作用,给我在那段无药可救的日子里吊了一口气的大概是这个:我脑子还没完全颓废,我还在思考。每个人思考的内容和目的都不一样,而我维持思考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我懒。从小到大我都在想事半功倍的方法和学习的捷径(没有的,至少对英语来说,不背单词是没有前途的)。虽然我的GPA最后还是救不回来的,但至少,我的确琢磨出几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背单词记得最快)。


第二,我闲。重申一遍,在HFI我的自由时间是我在初中甚至在小学都无法想象的,这让我一度失去了组织自己生活的能力,而在这多出来的时间里,无所事事的我只好让思维驰骋,从“科学之上到底存不存在神”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之类的空想,到“奶茶到底哪里比玉米汁好喝了”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第三,我开始创作。这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创作”,是我厚着脸皮把自己摸鱼似的胡画瞎写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但至少,我的确搞出了点什么东西(虽然水平不咋地)还一直坚持下去。这“创作”也改变了我的思维。举个例子,如果我只是个普通读者,我或许只会在看完《美丽的新世界》后哭着喊一声“赫胥黎nb”;但如果我把自己视为一个创作者,我在喊完以后还会把书里所有控制人思想的手段记下来,一条条分析它们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并斗胆修改或删减其中一两条,续出一个或许不一样的结局。


那些高中前期虚度的时光,被后来的我挑挑拣拣,从中找出一两个似乎有那么点用的东西,勉强搭成了个摇摇欲坠的基础。但鉴于我之前实在是太随性了,它依旧非常零散。更糟糕的是我“花心”不减,爱好和所做的事情还在不断叠加。比如我突然发现数学和心理真的好有趣,比如我在原有的一堆爱好之上又迷上了VOCALOID……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一堆乱糟糟的活动学习经历里到底怎样理出来一条主线,直到某一天偶然回身,我恍然大悟。


这就好像一枝红杏出墙,蹭蹭往外长,冒出好几道高墙后,才陡然意识到还是自己一开始待的那院儿里好——这就是生物对我的意义,我的最爱,我的初心。


其他兴趣是好,但每隔一段时间我总有什么都不想干的烦躁期,而那时候往往是学生物能让我平静。如果让我在自己所有的爱好中选一样坚持终身,那必定就是生物。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影响,也并不是因为要学好生物造福人类(我得承认我的爱相当自私),就是单纯的学生物开心,怎么都开心,想学,想一直一直一直学,哪怕将来我发现自己在生物领域取得不了什么成就,也与我想学习它无关。


很多人问过我确定要学生物吗,有不少人也说我生物专业申请和坚定学生物非常头铁,我也被建议过要想取得更好的申请结果的话可能需要曲线救国。


但是你看,我其实选无可选,生物就是我的唯一。


在我确立这一想法后,一切似乎都逐渐清晰起来。半是为了申请半是为了兴趣,我参加了几个关于生物的活动,例如夏校,例如中途参与一个关于新型纳米酶的研究,行动的目的性增强了。参与这些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我行动的大门,我开始更多参与校内校外的活动(比如社团),试图让自己不仅是空想。


最妙的是生物还与我的“创作”联系在了一起:我并没有到在生物领域发明创造什么的高度,我只是在一次偶然之间把生物现象与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并发现这样实在是有趣得不得了。高二夏校我学了一个月的免疫学,回来我就在想树突细胞激活T细胞的方式类比人的教育系统;甚至好奇如果把免疫细胞统统拟人化,它们会对自己被“用完就扔”的命运作何反应……这并不是多新颖的想法,但对我来讲,它意义重大,因为我学生物又有了新的乐趣。


决定用生物申请的那一刻,我也已经做好了申请过程会非常艰难的准备,所以我同时也做了另一个决定:我不会去"追梦",不会去申请那些名气实力闪闪发光且自己大概率够不着的学校。我的择校标准就是“一个可以让我安安静静好好学学生物的地方”,而满足这一条件的学校并不只有Top20。


所以,在权衡过实力、我的要求和自身匹配程度后,我选择了这范围内最喜欢的布兰戴斯,并幸运地成功下车。ED期间不冲刺更高的学校会不会后悔?我光是学和想我喜欢的东西就忙不够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这就是我的申请经历。我并不强,没有耀眼的活动,GPA和标化也不敢在人前提,在高手云集的HFI里只能算非常非常普通的一个。我身无长物,能被称作“有价值”的不过就这一点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喜欢,连自己都没想到这会成为我现在最重要的东西。对我来讲一切就那么简单,一点乐趣,一点坚持,再加一些因快乐推动的努力,换来一点满足,就已完全够了。